“液晶与光子技术研究中心”6月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5年6月17日晚,南京大学液晶与光子技术研究中心携手南京大学量子信息与光子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液晶与光子技术研究中心”6月研讨会。本次会议以线上形式开展,会议由陆延青教授致欢迎词,特别邀请山西大学苏晓龙教授和南京大学张勇教授为师生们作报告,南京大学夏可宇教授主持会议。
苏晓龙教授:连续变量纠缠光源芯片研究
苏晓龙老师深入介绍了连续变量光量子芯片的前沿进展。在压缩光源方面,基于氧化硅微腔的方案,凭借其独特的光学特性,实现了高效的压缩过程,为构建低噪声量子通信链路提供了可能。而基于氮化硅微腔的多组份纠缠光源芯片,通过精妙的设计与工艺,成功制备出多组份纠缠态,极大提升了信息处理的并行性与复杂度。苏晓龙老师还对连续变量纠缠光源芯片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有望在量子计算、量子网络等领域实现更广泛应用,推动量子信息技术迈向新高度。
张勇教授:纳米铁电畴序构及其非线性光学应用
张勇老师首先介绍了非线性光学领域研究迎来重要进展,从历史脉络看,其发展与激光技术相辅相成,双折射相位匹配和准相位匹配原理为核心理论支撑,一维光学超晶格、二维非线性光子晶体等材料依托准相位匹配机制实现性能优化。在畴结构加工方面,三维非线性光子晶体通过 “激光擦除-极化” 工艺效率提升4倍,z-cut/x-cut 探针极化技术为薄膜铌酸锂器件制备提供关键支撑。应用层面,铌酸锂在光束整形(OAM)、非线性全息多维存储、量子纠缠光源及电控光子霍尔效应等领域展现产业化潜力,钛酸钡铁电拓扑结构研究亦为功能材料开发开辟新路径。
会议最后,由陆延青教授做总结发言。他高度评价了两位教授的报告,认为其研究兼具系统性与创新性。同时,陆教授还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此类学术活动,加强学术互动交流,拓宽科研视野,激发创新思维。
本次研讨会的顺利举办,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交流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学术问题的平台,促进了量子信息与液晶光子技术的交叉融合,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